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师生一心 同舟共济做科研——记第五届“陆增镛教师奖”获得者楼俊钢老师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8-09-30


        楼俊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围绕多核或者超核学习、逻辑动态神经网络及其应用等研究方向,在IEEE T CYBERNETICS、IEEE T NEUR NET LEAR、J NETW COMPUT APPL以及《计算机学报》等SCI、EI检索或一级期刊发表论文43篇,包含ESI高被引论文2篇,JCR一区论文14篇,近5年论文Google被引198次,研究成果得到了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长江学者以及国家杰青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引用。近年来主持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项目8项,近期主持完成的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入选《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8年度优秀成果汇编》,并入选由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浙江科技新闻网联合创办的“浙江基础研究进行时”系列报道。

        他为本科生讲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WEB设计》等核心课程,重视教学改革,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教师科研”的互动模式,并指导学生获浙江省教育厅A类学科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浙江省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指导学生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篇。在浙江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被选为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十一届代表大会代表等。近年来担任了多个国内外高水平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等职,为所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教师本色

        楼俊钢老师于2010年来到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计算机学科较抽象难懂,一些学生刚接触时接受有些困难。楼老师在进行教学时格外注重实践,运用有趣的小程序让学生自己动手编程,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学会用0和1表达。他给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学自行车,一开始你会纳闷只有两个轮子如何保持平衡,觉得这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一旦上手学会就又觉得简单了。很多学生一开始什么都不懂,但只要持续努力学习终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是贯穿楼老师教学科研甚至生活的不二法门。楼老师刚进学校就跟其他兴趣相同的老师组成团队,从科研大项目中剥离出适合学生研究的小项目,将之融入到学生竞赛、新苗人才计划等项目中。他认为带领学生做研究和自己做科研这两者更多的是相似之处,无论是写项目申报书等具体流程,还是开展科研的过程,他都提倡先设定目标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和措施,并根据现有基础论证做法的可行性。他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学习规划怎么做事情,鼓励学生有自己想法,能够独立思考。

        楼老师直言带领学生研究也有困难之处,一是要让学生产生兴趣。钻研需要积极的内驱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走进的第一步是走近,楼老师经常在课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情况,吸引感兴趣的同学主动加入;二是要找到合适的学生。知晓学生潜质是个需要长期观察的过程,楼老师通过布置任务,考量他们的完成情况,明了学生特质,从而进行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相对年轻的老师,楼老师与学生的日常相处像是朋友,但课题研究方面他却是一丝不苟的严师。“如果目标是达到99分,学生觉得做到98分已经足够了,我还是会坚持要达到99分的效果。这里打点折扣,那里打点折扣,对最后呈现出的整体效果会影响很大。”师生相处中他逐步了解学生想法,把握学生心理,进一步指导科研,而年轻一代的新观点和创造力也给楼老师自身带来了启发。每当看到学生获奖、成长,楼老师心里都满是成就感。

带着学生做科研,楼老师一路走来,既是指路明灯,又是同舟挚友,在未来楼老师也会带领着更多的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教坛标兵


        杨小明老师提到楼俊钢老师时,赞不绝口。他认为楼老师是一位潜心做科研的老师,不骄不躁,是个学者的样子,“放暑假的时候,31号楼常年定点的有那么几个人,其中就有楼老师。我暑假跟他打电话,他基本都在办公室里看论文、做实验。” 让杨老师印象深刻的是,楼老师在来师院的第二年就当上了系主任。杨老师评价其任职期间在教职工间的交流、协调方面处理得当,甚至排课时难上的课都自己来上,以身作则扛重担。

        楼老师还兼任着省一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秘书,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出了很多力,对学院硕士点的申报等重点工作更是不遗余力,发挥着骨干作用。由于近几年楼老师在外挂职,认识了一批优秀人才,他主动邀请专家来校参加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以前学院里的老师只是听闻仰慕这些专家,交流的机会很少。如此一来,这些学术报告、专业交流,对计算机学科的提升和学术氛围的营造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杨老师称许道。


师者父母心

        高歆雨同学来自物理专业,和楼俊钢老师的结缘始于《计算机C语言》课程。因不是专业课,C语言又有难度,对一些知识理解和接受有困难是正常现象。楼老师经常让同学们做计算机方面的实验,有不懂的地方一定会解答,并且在一章节结束后还会重复提及大家的不懂之处,再一次进行讲解。高同学说:“楼老师特别温和,同学们不会害怕跟他交流。这门课程我学得很愉快,思路清楚,不会云里雾里。”

        课程结束之后,高同学参加了一次建模比赛,在准备过程中她现有的软件不能达到要求,焦头烂额之际想到了楼老师,“我向楼老师寻求帮助,他很忙但还是给我发了很多文件,直到成功找到曾经上课时C语言的版本,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而且老师还主动告诉我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考研的夏令营信息,我特别感谢他。”


 学生记者: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