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真空结构与物理基础
报 告 人:王顺金 教授(四川大学)
时 间:11月14日 星期三 (15:30-16:30)
地 点:理学之光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王顺金,男,四川德阳人,兰州大学原子核理论研究生毕业;1985年以来任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批); 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甘肃省优秀专家;2002年调四川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政府批准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顾问,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田纳西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德雷克塞尔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等客座教授;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高级科学家,德国重离子研究所(GSI达姆斯塔特)、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海德堡)、闵斯特大学、吉森大学、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法国巴黎萨克莱国家核物理实验室、意大利卡坦尼亚国家核物理实验室、台湾成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韩国高等研究院等校所客座教授或访问教授。曾任中国核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学会和中国核学会理事、《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和《原子核物理评论》编委。
从事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理论物理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建立了"量子多体关联动力学"、"强子物质输运方程"和"相对论性介子结构模型";发展了原子核集体运动理论和量子系统动力学对称性理论;创立了处理含时量子系统调控问题的"代数动力学"和求解非线性常微分和偏微分演化方程的"代数动力学算法"。近年提出并建立了“系统-环境(真空)耦合动力学”。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两项(1987、1995),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国家科委和国防科委战略武器与尖端科技成果奖一项;专著七部:《原子核理论-核反应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高等量子论与量子多体理论》(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物理学前沿问题》(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量子多体理论与运动模式动力学》(科学出版社, 2013)、《物理学前沿-问题与基础》(科学出版社, 2013)、《真空结构、引力起源与暗能量问题》(科学出版社,2016),《真空量子结构与物理基础探索》(科学出版社,2018)。发表论文300多篇,SCI期刊登录200多篇, SCI期刊引用2000多次。培养研究生70多名, 博士后9人。
近年从事“真空量子结构和物理基础探索”和“物理学发展前景探索”,初期成果见《真空结构、引力起源与暗能量问题》和《真空量子结构与物理基础探索》。
报告内容简介:
报告强调了物理系统和真空环境耦合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真空普朗克子球密集堆积模型。基于这个模型,研究了三个基本的天体-物理学问题:①黑洞的微观量子结构和引力的微观量子统计起源;②以普朗克子为初始条件的宇宙演化和宇宙能量密度及暗能量密度起源;③作为真空晶体这一特殊凝聚体的孤子型或位错型激发的基本粒子运动时的相对论效应。这三项研究结果,或者与天文观测符合,或者与现有理论一致。基于上述结果,对现代物理学的突破和发展前景提出了系统的看法,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①现代物理学面临新的突破;②突破点在于对真空微观量子结构的研究;③突破后将出现的深一层次的实体性理论是真空微观量子结构理论,它是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两个原理性理论的微观物质基础,现代物理学的上述原理性理论和基本粒子理论将以这一实体性理论的超低能、超长波极限形式涌现出来;④突破需粒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家、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家、凝聚态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协同努力。
还将介绍黑洞信息悖论、霍金软毛理论与真空及黑洞量子结构理论二者的研究结果的密切联系与对应,以及这种联系与对应,给我们真空量子结构理论研究的启示。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