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循循善诱教学堂 累累硕果科研路——记第六届“陆增镛教师奖”获得者张玉建老师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9-09-06

        张老师于2013年任职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是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材料化学专业较早一批教师中的一员。在这七年中,张老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尽心尽职,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与此同时,张老师潜心科研,执着求进,不断提升自我。

张老师和他的教学事业

        张老师认始终为,师生之间的相处是亦师亦友的。教师在课堂上要传道受业解惑,课后则应该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物有不同,人有所长。在教学方面,张老师着眼整体,注重个性,因材施教,发挥特长,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基。他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尽量发挥和培养各人的长处,使学生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各尽其能。“好奇心是分阶段的,把我阶段的变化尤为关键”,张老师说,“自然地将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转移到课堂知识是我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张老师常常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针对讲授的内容,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从而使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大学是决定未来的一个分水岭。张老师从入校起就担任班主任,迄今已经整整六年。担任班主任时期,他常与学生一起分析事物的关系利弊,并给出几个方案让学生自行选择,以锻炼他们自主选择的意识和思考的能力。
        在相处过程中,学生们也给张老师留下了不少深刻的印象。理工科类的学生大多擅长理科,相比之下,文史类学科容易受到忽视。张老师的学生莫琴亮的理科成绩尤为突出,但他的英语成绩很不理想,一度到了挂科的程度。为了鼓励他主动学习英语,张老师找他谈话,负责督促他背单词增加词汇量,没有背出的情况下还有“惩罚”措施。后来,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张老师也经常以他为例,告诉学生做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每坚持下来一天,你就比别人都往前走了一步,”张老师说,“经过日积月累,你总会达到你的一开始设定的目标。”    

张老师和他的科研工作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在高中时期,张老师就对化学学科非常感兴趣,从而选择了相关化学的专业。在读博之前,张玉建发现材料化学专业很有意思,于是就一路跟着兴趣走了下来。科研是大学教师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张老师提出做科研要大胆质疑、勇于提问和坚持不懈。“科研的过程非常考验人的耐心,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一开始的兴奋会变得枯燥乏味。”提及到科研的困难,张老师坦言也会迷茫,进行一半的科研项目也会迷失方向,有时在明明知道理论可行的情况下却找不到出路。遇到这种情况,张老师会同周围老师、学生一起观察细节,绝不放过各种存在可能性的方案。
        对教师而言,科研工作是对自我的完善,能够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有知识”的状态,要做到从“有知识”到“能发现”,再到“能动手”。科研工作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给生活增添趣味。现实中许多科研工作的意义都是未知的,但是每一次进步都有可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张老师而言,科研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大家眼中的张老师


          在毕业生余娅丽的眼中,张老师在教学时是严谨而不失幽默的,不断培养同学们学科知识基础的同时,也在不断培养同学们的综合实力。“上考试课时,老师会时刻提醒我们认真听课,积累专业基础知识,”余娅丽说,“在考察课时却又是一副场景,他往往幽默而轻松,经常采取独特的方式来锻炼我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制作专业课主题的PPT、为大家演讲专业知识等。”余娅丽表示,张老师刚接手班级时就着手为同学们做大学四年的职业规划,鼓励大家在低年级时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和学科竞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到了大三,张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做了一对一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回忆起大学最后的时光,余同学感谢张老师一直陪在同学们身边。“张老师的陪伴非常细腻的,如细水流长,总是具体到某一件的小事上,而正因为这样的一些小事,才让我们这个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在18届学生吴虹洁看来,张老师注意启发和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谈及张老师的课,她笑着说,“张老师的课堂十分有趣,在他的课上,大家的热情也非常高”。
         
学生记者:韩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