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中国教育报》:弹指五年 一所地方高校的春华秋实——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走科学发展、特色兴校之路纪实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09-12-20
    2009年11月16日,《中国教育报》5版以《弹指五年 一所地方高校的春华秋实——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走科学发展、特色兴校之路纪实》为题,整版报道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走科学发展、特色兴校之路纪实。全文如下:
 
弹指五年 一所地方高校的春华秋实
——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走科学发展、特色兴校之路纪实
 
胡思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成立于上世纪末的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经过第一个五年发展后,在2004年春天召开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三步走”目标和四大战略。时光荏苒,第二个五年弹指而过,学校又迎来了收获季节,数据显示,学校正以翻倍的速度发展成长:校园面积从815亩增长到现在的1600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4856万增长到8528万;学生数从9000人增长到16000人,正高职称教师数从48人增长到101人,博士硕士从218人增加到480人,国家基金项目从1项增长到24项……
 
    五年时间,春去秋来,湖州师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不仅是全校师生的一部奋斗史、精神史、思想史,更是浙江省乃至全国地方高校这几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质量立校战略: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对于全体师院人来说,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这一年,质量立校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学校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不仅成功实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三步走”中的第一步,为学校未来发展赢得了先机,也为湖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科评估不在结果,重在“改”与“建”。湖州师院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着力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实施质量工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突出学科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筑省级重点学科、校级优势特色学科、校级重点学科、一般学科的建设层次。在已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基础上,今年,文艺学被增列为浙江省A类重点学科,“复分析”团队被确定为首批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学校着力推进“2+3”重点学科建设, 构建起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经、管、教育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协调发展,涉及十大学科门类,26个一级学科,42个二级学科的学科框架体系,一个与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已现雏形。
 
    以学科为依托,湖州师院43个本科专业中,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还拥有3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以及2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州师院重视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有《复变函数》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古代文学》等20门省级精品课程;获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16项,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8项。
 
    质量立校,人才为本,学校通过实施“345”人才工程、“526”人才工程,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正高职称人员101人,副高职称人员220人,博士硕士480人,有5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其中1人为一等奖;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和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育人奖、省教坛新秀等60多人次。
 
科技创新团队:促进学校服务转型
 
    湖州师院每年召开一次科研工作会议,对全校科研工作进行科学规划、组织创新团队、搭建工作平台。五年来,学校教师在权威、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10余篇,SCI、EI、ISTP三大索引论文28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项;纵向科研经费2125万余元。
 
    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的题中之义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已经成为全体师院人的思想共识和共同行动。为此,湖州师院确定了“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突出特色、主动服务”的工作思路,整合办学资源,主动服务地方发展。
 
    湖州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发展战略,为湖州师院服务地方提供了广阔舞台。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湖州市工作站就建在湖州师院,其研发中心主体在该校生命科学学院,主要依托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进一步整合实验室设备和科技人才资源,为湖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服务。湖州师院医学院是全省最早开展定向培养农村全科医学人才的单位,以“校地共育”新模式构建农村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今年被评为全省三个农村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还作了专题报道。看到湖州市政府出台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后,湖州师院艺术学院正准备上一个新专业动漫专业,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湖州本土动漫原创人才。在与湖州安吉县共建“中国美丽乡村”项目中, 11个下属学院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展了地方文化、农村医疗卫生、种植技术等服务。电子系创新团队与上海航天局806研究所签定“国产化无桨混合机及混合浇注一体化控制系统”项目;计算机系教师的科技合作项目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还成功申报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
 
    在区域服务计划中,湖州师院又把目光放远到长三角,瞄准了区域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建成一定数量的市级以上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形成一批能承担企业攻关项目的创新团队,实现横向科技经费快速增长。还将开展以咨询服务和对策研究为主的软科学研究,为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决策服务。
 
激励机制改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五年来,湖州师院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595项,其中获全国性学科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省级一等奖22项,有3个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浙江省教育厅抽查中排名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实施的学生-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2004年,学校在调研中发现,原有学生评价机制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的专业成才和个性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学校召开学风建设专题会议,出台《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改革学生评价激励机制,取消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打分排名的做法,建立在学生成绩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记实、申报与评审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激励新机制,把成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合各类学生评奖,把学生奖励经费的85%集中在对学生的专业成才和个性发展的奖励上;把“三好”生评比改为优秀学生评比,激发学生成长成才。
 
    在学生评价激励机制真正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实效的前提下,2006年,湖州师院又进一步改革完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建立教师“教学、科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实施《教书育人绩效考核试行办法》,设立心理咨询、指导考研、指导社会实践、特色育人等10个育人项目,强化育人工作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评奖等关键环节的作用,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形成低年级以班主任全面负责制为主、高年级以导师制为主的管理模式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新格局。学生-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项目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学校构建起来的学生成长成才新体系中,就业“一把手”工程的落实,使全校形成了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辅导员以及广大教师都来关心、共同促进就业的工作格局。教师们走千山万水,拓展学生就业空间;讲千言万语,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想千方百计,关爱困难毕业生就业。2005年以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都在93%以上,连续多年位居浙江省同类高校前列,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还涌现出了章姗姗、王超等一批优秀西部志愿者。学校创新银校合作机制,建立帮困急救站,推进贫困生成才工程,帮助2537名学子通过助学贷款方式顺利完成学业,其中有1700多人次获学校各类奖学金,1000多人次获省级以上各类荣誉。学校构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立心理危机急救站,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
 
凝聚力工程: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湖州师院每五年制定一个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凝聚力工程常抓常新,五年来,共发展师生党员6030名,教师党员比例已达56%,学生党员从五年前的5.6%提高到现在的14%。
 
    2005年,学校把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合起来,以党建聚人心,抓党建促发展,学校领导班子被评为省高校“三树一创”好班子。在刚刚结束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校共有170个党组织、3403名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对活动满意度高达94.54%,人民网、“学习与实践”官方网、《高教领导参考》、《浙江日报》、浙江在线、《青年时报》等媒体的重点报道多达60余次。
 
    去年,湖州师院出台《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党建创新工程,先进性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学校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作用制度改革,实行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党政交叉任职,对新进中层副职全部采用选拔方式。
 
    围绕不同的发展阶段,湖州师院已先后开展六次思想大讨论来凝聚人心、集聚力量、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不仅改革获得了巨大动力,整个学校的发展更是显现出惊人活力。
 
    2004年,根据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湖州师院开展 “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思想大讨论;2007年启动“科学发展、特色兴校”思想大讨论。通过思想大讨论,挖掘出了学校几十年几代人办学的历史积淀和人文资源,寻找到了增强学校凝聚力的价值理想和精神信念,确立了“明体达用”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和谐共进、奋发有为”的师院精神,明确了凝练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层次、打造学校品牌、树立学校形象的目标和方向。
 
    五年来,学校连续五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荣获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单位。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湖州师院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找准“德育为首”的工作定位,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开辟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工作路径。一是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行政全面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形成校党委领导,校党委和行政共同决策,校行政全面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的工作体系。二是建立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辅导员为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三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辟校内校外结合的育人渠道或基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四是建立学校与学生家庭沟通联系、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五是把校园文化建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二级学院文化建设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
 
    曾经春华枝俏,如今秋实果茂。
 
    五个春夏秋冬,湖州师院乘着高等教育大发展之势而上,从跨越式发展走向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这不仅是湖州师院求生存谋发展的成功轨迹,更是全国许多地方高校求生存谋发展的集体写照;而锐意进取、自主创新、激流勇进的竞争意识和精神品格,不仅是全体湖州师院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和谐共进、奋发有为的思想写意,更是全国更多地方高校师生的精神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