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app官网(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校“十大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培育创建(8):“声入人心”——让党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图)

来源:党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2022-11-11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马克思主义讲习所,扎实开展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宣讲,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0年来,经历了“红色宣讲”“五心四有”“读学讲悟”等项目积淀,宣讲团已走进湖州40余个社区、乡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200余场,惠及广大民众4万余人次,微视频点击量破5万,目前已形成较为专业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宣讲队伍专业化

  专业理论背景是开展宣讲的一抹底色。支部成员均为思政教育专业学生,在扎实专业学习的同时,不断深化已有“读学讲悟”工程,坚持“每周读原文、每月谈分享、教师有指导”学习制度,定期举办各类理论培训、集体备课活动,邀请教工支部成员联动磨课,筑牢理论根基。实践是理论宣讲的源头活水。支部坚持用脚步丈量素材,用笔触积累事迹,多次赴安吉余村、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湖州博物馆、农民纪念馆等地进行实地学习调研,采访过抗美援朝老兵、抗疫医护人员、各县区政法委及反邪教协会相关负责人等,让宣讲员更加明确应该“怎么讲”“讲什么”“和谁讲”,让宣讲员由“散”变“专”。

  以“党建+”为引领的特色青春宣讲,将学生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为一体,且融入实践、融入思想,促进学生学理知识进一步扎实、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成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补充,初步形成了党建引领促进成长成长、专业学习反哺品牌建设的良好格局。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各类奖学金获评率达91%,11人次公开发表理论文章,立项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28项,多次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

聚焦时代主题,实现宣讲内容精品化

  支部以湖州本土历史文化为积淀,依托马克思主义讲习所,按照学生宣讲员的专业优势,共分成红色根脉、两山共富、反邪教育为重点的三支专业队伍,同时涵盖了重要会议精神、历史文化底蕴、革命先辈事迹、青春砥砺奋进等多个主题。近三年来,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盛会、纪念日上对青年的寄语、给青年的回信等重要精神宣讲活动27次。走进吉山、马军巷、潮音社区等基层阵地,开展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省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宣讲11次。与烈士陵园馆签订横向协议,开展讲解宣讲112次。多次赴安吉余村开展现场党课,同时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生动实践宣讲到全省各地。实现反邪宣讲进社区常态化,尝试将反邪宣讲融入团校、始业教育讲座,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警示教育,形成了一套宣讲范本,力求实现宣讲内容精品化。

  以“时代+”为引领的特色青春宣讲,与湖州本土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先后与安吉余村、钱壮飞纪念馆等12个红色场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凝练出了《龙潭虎穴建奇功——中共隐蔽战线光辉代表钱壮飞》《冰墩墩提振文化底气》等80余篇优秀微党课素材,连年获得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特等、一等奖。

建好宣传阵地,促进宣讲形式多样化

  对不同受众群体开展不同类别的宣讲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线上推出微电影、微党课、微讲坛等宣讲作品58个,将“书面化”变得“立体化”,有力增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同时尝试创作歌曲、小品、广播剧等文化产品,从“汇报式”转变为“互动式”,寓讲于乐,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形成社会宣讲先行,网络宣讲为辅的互动传播模式。

  以“互联网+”为引领的特色青春宣讲,始于学生党支部,后又带动了团学组织,现已形成全员争当“宣讲员”热烈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理论语”译成“知心话”,把“伟人事”讲得“接地气”,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实现了有益探索。宣讲活动多次受到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报、中国蓝新闻等主流体的专题报道100余篇。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推进党建+模式,扎实开展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宣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与湖州实际相结合,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用青年的口吻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新、讲活,以青春宣讲的名义,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大众思想之间架起一座交汇互通的桥梁,努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